
據rotorandwing網站報道,霍尼韋爾推出一種直升機任務通信終端,使調度員和直升機之間能夠實現雙向短信和即按即說。[詳情]

在2019年國際直升機博覽會(Heli-Expo 2019)上,位于圣路易斯的埃塞克斯工業(yè)(Essex Industries)公司推出了直升機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新型操縱桿及其3D打印原型產品。[詳情]

公司正為夜間駕駛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飛行員開發(fā)E3輕型夜視鏡。該夜視鏡采用軍用級的鋁和鈦金屬制成,重量不到400克,可降低頭盔總重量,減少頸部拉傷;同時,該夜視鏡可以直接聚焦和調焦,以提供適合的準直設置,這種夜視鏡與傳統(tǒng)夜視鏡的支架和電池組兼容,也相對更容易維護。[詳情]

2月27日下午,航空工業(yè)一飛院召開無人機項目2019年工作動員會。會議提出2019年無人機項目工作重點:開拓市場、提煉能力、實現無人機研發(fā)新突破。[詳情]

航空公司旅客自動護照檢查技術的使用率較2017年翻倍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旅客對此技術十分滿意。上述發(fā)現源自國際航空電訊集團(SITA)與《航空運輸世界》雜志(Air Transport World)聯(lián)合推出的2019年旅客IT洞察。[詳情]

豎焊、直接成型、無需在線定位系統(tǒng)……2月25日,藍箭航天發(fā)布工業(yè)激光焊接機器人焊接火箭發(fā)動機噴管的視頻,其自主研發(fā)的“天鵲”(TQ-12)80噸液氧甲烷發(fā)動機噴管,由機器人進行激光焊接一次成功,目前已經順利下線。[詳情]

新春上班第一天,記者從沈陽市法庫縣獲得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,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(yè)基地與中國聯(lián)通強強聯(lián)合,東北首個5G信號覆蓋的通用航空機場網絡正式開通![詳情]

人工智能(AI)是信息化時代進一步發(fā)展的新興科技,航空發(fā)動機則是傳統(tǒng)工業(yè)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近日,國際發(fā)動機領軍企業(yè)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柯林·帕里斯宣稱,人工智能已經嵌入通用電氣航空發(fā)動機產業(yè)全流程。[詳情]

據外媒報道,在2017年年中首次從機庫出現后,Stratolaunch雙機身飛機已經朝著起飛進行了一系列越來越快速的滑行試驗。根據團隊記錄的最新數據,Stratolaunch速度已接近普通飛機在跑道上升空所需的速度。[詳情]

1月7日,從民航中南局傳來喜訊:湖北航特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(fā)的A2C-QC(水/陸快速轉換)型飛機生產許可證。[詳情]

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19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,貝爾發(fā)布了垂直起降(VTOL)空中出租車的全尺寸設計。[詳情]

據《德國之聲》報道,近期,總部位于日內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(xié)會(IATA)行李部主管普萊斯(Andrew Price)表示,從2020年初開始,將在行李中廣泛配備可以通過無線電波讀取的RFID芯片,以減少航空公司因乘客行李丟失造成的損失。他將于6月初在韓國舉行的國際航空協(xié)會全體大會上宣布該決定。普萊斯說:“我希望截至2020年底,一半乘客的行李箱都能配有RFID芯片?!?/span>[詳情]

據外媒New Atlas報道,羅爾斯·羅伊斯正與其他公司合作建造一架全電動飛機,可能會以超過300英里/小時(480公里/小時)的最高時速打破電動飛機速度記錄 - 超過西門子電動飛機在2017年創(chuàng)造的210英里/小時(338公里/小時)的速度記錄。[詳情]

ATG地空寬帶通信系統(tǒng)首次在 ARJ21上測試試飛成功
中國商飛公司牽頭研制的ATG地空寬帶通信系統(tǒng)首次在ARJ21飛機103架機上進行了測試試飛,試驗取得圓滿成功。首次實現了試飛遙測數據網絡化實時雙向傳輸應用測試,為智能飛行奠定堅實基礎。[詳情]

在12月26日召開的2018全國交通運輸部工作會議上,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透露,國產C919大飛機突破100余項關鍵技術。[詳情]